所謂文樂(ぶんらく),即為「人形淨琉璃(にんぎょうじょうるり)」。如果要比較好解釋的話,就相當於台灣的布袋戲。它是一種日本傳統藝能的人偶劇,與歌舞伎(かぶき)、能樂(のう)一樣都是日本的「重要無形文化財(じゅう よう む けい ぶんかざい)」,同時於2003年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文樂和歌舞伎、能樂被並稱為日本三大傳統藝術,但和其他二者相比,瞭解文樂的人並不多,可是文樂在江戶前期曾十分興旺,甚至壓倒了歌舞伎,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人倫訓蒙図彙』7巻(国立国会図書館所蔵)寄別13-58
所謂人形淨琉璃的由來大致可以分為「人偶劇」以及「淨琉璃」兩部分。
使用人偶表演雜技和戲劇的藝術大約可以追朔到平安時代(794年-192年左右)。當時操作人偶作為「放浪芸(類似街頭表演)」被廣泛傳播。《傀儡子記くぐつき》書中描寫了「傀儡子(くぐつし)」藝人們以木偶表演為生。而這樣操控人偶的藝術在1600年與淨琉璃結合就形成了現在的人形淨琉璃。
而淨琉璃的由來可以從吟唱敘事表演藝術說起。日本13世紀所著的軍紀物語,以故事為基礎並加上曲調吟唱,邊以琵琶等樂器伴奏。裡到了15世紀中葉,名為《淨琉璃姬物語》這一齣戲在當時上流社會聚集了很高人氣,故事內容主要是反映三河國諸侯的女兒凈琉璃御前與牛若丸之間愛情糾葛的故事。由於這段戀愛故事的說唱十分流行,所以這種伴隨簡單配樂同時說故事的藝術便被稱為「淨琉璃(じょうるり)」。16世紀左右,淨琉璃廢除琵琶,使用經琉球傳入的絃樂器改良後,也就是用三味線開始演奏曲目,而這一改變又為它贏來更多人氣。
『職人尽歌合(七十一番職人歌合)』模本
(東京国立博物館所蔵 http://webarchives.tnm.jp/)
要完成一齣表演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太夫(たゆう)」「三味線(しゃみせん)」「人形遣い(にんぎょうづかい)」。不同於布袋戲,操縱人員跟旁白大多都在幕後,人形淨琉璃的「三業」均是在台上演出。但太夫與三味線演奏者只是在舞台旁邊的位置演出。
国立劇場小劇場 第27回文楽素浄瑠璃の会(第175回邦楽公演)
『一谷嫩軍記』 林住家の段
太夫:竹本 千歳太夫
太夫會拿「床本(ゆかぼん)」。上面是用毛筆謄寫戲碼腳本及說唱表現法的手抄本。太夫在開始說唱前,會將床本舉至和眼睛平齊的高度,向先人傳承的敘事語言及說唱技法表達由衷的敬意。
太夫為整部劇的說書人,有時要連續說唱一個半小時,但卻沒有麥克風因此太夫會使用腹式發音,讓廣大觀眾席的每個角落都能聽清楚故事內容。而無倫男女老少、好人壞人的角色或是旁白都由太夫一個人單獨完成,而在人形淨琉璃的表演裡,除了節奏和旋律也相當重視情感的表達。
在「淨琉璃」雖然有許多曲調,但在文樂中最常使用的是「義太夫(ぎだゆう)」這種曲調,而這種曲調最早出現於江戶時代的大阪。
平成27年(2015年)10月
国立劇場小劇場 第27回文楽素浄瑠璃の会(第175回邦楽公演)
『一谷嫩軍記』林住家の段
三味線:竹澤 宗助
演奏者會以各式各樣的技法及彈法取描寫人物的心情和當時的場景。
但三味線的作用絕不僅止於為故事增添色彩和韻味,作為太夫的搭檔,三味線演員還承擔著輔佐、引導太夫的重責大任。
由於一個人偶大約為140-150公分,因此只有一個人來操控是不太可能的。基本上一個人偶都有三個操控師分別為「主遣い(主操控師)」、「左遣い(左操控師)」、「足遣い(足操控師)」。
主操控師是在台上唯一可以露臉的人,主要操縱人偶的頭與右手。而左操控師操縱人偶左手。足操控師操縱人偶的腿部動作像是走路坐下等等。三名木偶操作者不出聲,只憑著眼神、手勢相互配合,默契十足,讓木偶的表演栩栩如生。
文樂戲碼大致可分為三類。
首先是數目最多的「時代物じだいもの」(歷史劇),主要描寫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之前的歷史事件及人物。焦點多在武士及宮廷朝臣的發生的事。雖為歷史事件但作品不一定符合史實,而是照劇作家的創意去渲染。
其次是「世話物(せわもの)」(社會劇),描寫江戶時期平民百姓的戀愛及情感糾葛。
上述兩種之外,還有一類稱為「景事(けいごと・けいじ)」的戲碼,將能樂中的特別戲碼「翁」(おきな)移植到文樂的作品,在正月等特別活動的上演表示慶賀。舞蹈、音樂元素較強,表演形式優美華麗。
以下將介紹在文樂中較著名的戲碼:
時代物→《絵本太功記えほんたいこうき》
表演片段
作家:近松柳 首演日期:1799年
故事內容:這部歷史劇描寫16世紀後半,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於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隨後對織田信長倒戈成功,也就是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但之後自己也遭討伐的史實。劇作沿襲豐臣秀吉傳記《太閣記》的形式改編,描寫十三天之間發生的故事,成功刻劃出日漸走投無路的光秀和窮追不捨的秀吉。
世話物→《曽根崎心中そねざきしんじゅう》
表演片段
作者:近松門左衛門 首演日期:1703年
這部作品是奠定世話劇種的歷史名作,不管是在文樂或是歌舞伎都是相當熱門的劇目。
故事內容:《曾根崎心中》改編自元祿16年(1703年)舊曆四月七日早上,大阪堂島新地天滿屋的遊女初(はつ)(21歲)與內本町醬油商平野屋的店員德兵衛(徳兵衛)(25歲)在梅田曾根崎的露天神森林中殉情一事。由於這齣劇相當受歡迎,在當時也出現了「殉情故事」的熱潮。然而,對這些以殉情為題的作品引起共鳴,而實際去殉情的人逐漸增加,江戶幕府最後於1723年禁止上演,並禁止對殉情者舉行葬禮。
文樂誕生於大阪,大阪國立文樂劇場(731席)設有專用舞臺裝置。這裡的例行公演基本上在1月、4月、7-8月和11月舉辦,6月還會舉辦搭配說明的觀賞入門教室。劇場內並設有展覽室,展示有文樂歷史相關資料、木偶和樂器等。
地址:542-0073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日本橋1-12-10
東京國立劇場小劇場(560席)也設有文樂專用舞臺裝置。此處的文樂例行公演基本上在2月、5月、9月和12月舉辦,12月還會舉辦搭配說明的觀賞入門教室。
地址:102-8656 東京都千代田區隼町4-1
關於文樂的魅力在台灣比較鮮為人知,且大多台詞也都是日文的古文,對於非母語者確實很難理解,不過好在現在大多大型劇場都會提供劇情簡介或是現代文的同步翻譯,因此有機會走訪文樂劇場的話不妨體驗看看日本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資料來源:
http://jorurikaido.com/chishiki.html
https://bunraku.or.jp/about/index.html
https://livejapan.com/zh-tw/article-a0000300/
https://gooshuo.tw/article/416
https://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72
加入十四山村塾官方FB粉絲團給你最多遊日時事
看看更關於日本文化的分享文章
想學好日文嗎?無論您是因為興趣、旅遊、日本打工度假還是有留學、日本遊學、商用的需求,都請交給十四山村日本語塾最有熱忱的教師團隊陪伴您達成目標與夢想!
請撥打士林學日文首選-十四山村日本語塾試上專線-歡迎來電?(02)2877-2300